序号 |
姓名 |
入学时间 |
指导教师 |
论文题目 |
所获学位 |
毕业时间 |
1 |
李发芳 |
1995年9月 |
罗正荣 |
湖北甜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硕士 |
1998年6月 |
2 |
王万双 |
1995年9月 |
罗正荣 |
应用同工酶技术研究中国柿品种鉴定和分类的探讨 |
硕士 |
1998年6月 |
3 |
唐仙英 |
1996年9月 |
罗正荣 |
柿无核或少核机理及无核类型培育研究 |
博士 |
2001年9月 |
4 |
谷晓峰 |
1997年9月 |
罗正荣 |
甜柿2n花粉和倍性育种研究 |
博士 |
2002年6月 |
5 |
郑巧林 |
1997年9月 |
罗正荣 |
柿果真空包装脱涩和保鲜技术研究 |
硕士 |
2000年6月 |
6 |
艾鹏飞 |
1998年9月 |
罗正荣 |
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 |
博士 |
2003年10月 |
7 |
姜成东 |
1998年9月 |
罗正荣 |
鄂西柚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合作培养硕士 |
2001年6月 |
8 |
张京政 |
1999年9月 |
罗正荣 |
‘次郎’甜柿LDPE薄膜包装和Chitosan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
硕士 |
2002年6月 |
9 |
张青林 |
1999年9月 |
罗正荣 |
完全甜柿及部分雄性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研究 |
博士 |
2006年4月 |
10 |
陈绪中 |
2000年9月 |
罗正荣 |
甜柿多倍体创制的初步研究 |
硕士 |
2003年6月 |
11 |
郭大龙 |
2001年9月 |
罗正荣 |
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博士 |
2006年6月 |
12 |
吴彩红 |
2001年9月 |
罗正荣 |
甜柿十二倍体试管苗嫁接与移栽研究 |
硕士 |
2004年6月 |
13 |
张永卓 |
2001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原产甜柿种质的甜涩性鉴定及其超低温保存研究 |
硕士 |
2004年6月 |
14 |
胡德昌 |
2002年9月 |
罗正荣 |
柿及其部分近缘种mtDNA和cpDNA多态性分析 |
博士 |
2007年6月 |
15 |
徐定华 |
2002年9月 |
罗正荣 |
柚类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体系初探 |
合作培养硕士 |
2005年6月 |
16 |
徐莉清 |
2002年9月 |
罗正荣 |
部分中国原产柿属雄性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新种质创制研究 |
博士 |
2008年11月 |
17 |
张艳芳 |
2002年9月 |
罗正荣 |
利用形态学和SSR标记建立柿核心种质 |
博士 |
2010年1月 |
18 |
杜晓云 |
2003年9月 |
罗正荣 |
系列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其在柿属植物中的应用研究 |
博士 |
2008年11月 |
19 |
房剑锋 |
2003年9月 |
罗正荣 |
利用2n卵创制无核甜柿新种质的研究 |
硕士 |
2010年6月 |
20 |
辜青青 |
2003年9月 |
罗正荣 |
利用PCR-RFLP技术鉴定部分沙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S基因型 |
硕士 |
2006年6月 |
21 |
秦仲麒 |
2003年9月 |
罗正荣 |
鄂梨一号、鄂梨二号沙梨新品种选育研究 |
农业推广硕士 |
2006年3月 |
22 |
易庆平 |
2003年9月 |
罗正荣 |
柿属植物DNA提取纯化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 |
硕士 |
2006年6月 |
23 |
郭大勇 |
2004年9月 |
罗正荣 |
湖北海棠SRAP体系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
农业推广硕士 |
2007年6月 |
24 |
牛艳丽 |
2004年9月 |
罗正荣 |
利用改良滴冻法超低温保存部分柿属种质的研究 |
硕士 |
2007年6月 |
25 |
裴忺 |
2004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早期筛选及其杂交育种研究 |
博士 |
2013年7月 |
26 |
王燕 |
2004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原产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机理研究 |
博士 |
2010年1月 |
27 |
张靖国 |
2004年9月 |
罗正荣 |
湖北海棠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硕士 |
2007年6月 |
28 |
陈道明 |
2005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原产完全甜柿‘鄂柿1号’自然脱涩特点研究 |
硕士 |
2008年6月 |
29 |
江丽萍 |
2005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原产完全甜柿‘小果甜柿’DkMYBA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
硕士 |
2009年6月 |
30 |
袁录霞 |
2005年9月 |
罗正荣 |
基于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的大别山特产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学 |
博士 |
2012年12月 |
31 |
郭春杰 |
2006年9月 |
罗正荣 |
柿新种质创制及F1代杂种鉴定技术研究 |
硕士 |
2009年6月 |
32 |
胡燕 |
2006年9月 |
罗正荣 |
金枣柿的分类学地位研究 |
硕士 |
2009年6月 |
33 |
刘国彬 |
2006年9月 |
罗正荣 |
锥栗自然居群及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硕士 |
2009年6月 |
34 |
唐冬兰 |
2006年9月 |
罗正荣 |
柿属植物DNA条形码筛选及金枣柿分类学地位探讨 |
博士 |
2014年6月 |
35 |
鲁文静 |
2007年9月 |
罗正荣 |
柿新种质创制及试管苗嫩枝嫁接技术的研究 |
硕士 |
2010年6月 |
36 |
罗纯 |
2007年9月 |
罗正荣 |
基于柿EST和转录组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及生物信息分析 |
博士 |
2013年6月 |
37 |
宿福园 |
2007年9月 |
罗正荣 |
参与柿单宁代谢的MYB、bHLH及WD40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博士 |
2012年6月 |
38 |
余轩 |
2007年9月 |
罗正荣 |
‘磨盘柿’果实乙醇和冻融脱涩技术的研究 |
硕士 |
2010年6月 |
39 |
田瑞 |
2008年5月 |
罗正荣 |
湖北省梨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
农业推广硕士 |
2012年6月 |
40 |
樊在军 |
2008年9月 |
罗正荣 |
柿粉-甲醛凝胶对二次资源中贵金属金和钯的吸附回收 |
硕士 |
2011年6月 |
41 |
胡倩妮 |
2008年9月 |
罗正荣 |
柿单宁聚合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硕士 |
2011年6月 |
42 |
谢枫 |
2008年9月 |
罗正荣 |
含柿单宁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u3+与Cu2+、Pb2+的吸附效应研究 |
博士 |
2013年12月 |
43 |
刘真 |
2009年9月 |
罗正荣 |
涩柿品种甜柿化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 |
硕士 |
2012年6月 |
44 |
宋金锋 |
2009年9月 |
罗正荣 |
‘晶瑶’草莓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抗病性诱导 |
硕士 |
2012年6月 |
45 |
杨福勇 |
2009年9月 |
罗正荣 |
与中国原产完全甜柿乙醇脱涩相关基因的筛选 |
硕士 |
2012年6月 |
46 |
张凡 |
2009年9月 |
罗正荣 |
柿单宁及花青苷跨膜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硕士 |
2012年6月 |
47 |
何明茜 |
2010年9月 |
罗正荣 |
葡萄香气物质在两类杂交群体中的遗传规律 |
硕士 |
2013年6月 |
48 |
黄瑜芳 |
2010年9月 |
罗正荣 |
完全雄性柿种质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作为花粉供体的应用潜力研究 |
硕士 |
2013年6月 |
49 |
莫荣利 |
2010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相关基因ADH和PDC的分离及功能验证 |
博士 |
2015年12月 |
50 |
关长飞 |
2011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cDNA-SSAP文库构建及自然脱涩相关基因功能验证 |
博士 |
2016年6月 |
51 |
蒋云 |
2011年9月 |
罗正荣 |
柿原花色素前体跨膜基因MATE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硕士 |
2014年6月 |
52 |
罗玉洁 |
2011年9月 |
罗正荣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中国甜柿microRNAs鉴定及分析 |
硕士 |
2014年6月 |
53 |
汪江华 |
2011年9月 |
罗正荣 |
基于完全雄性种质的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的优化 |
硕士 |
2014年6月 |
54
|
郭玲 |
2011年9月 |
罗正荣 |
新疆杏(亚)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紫杏(Prunus dasycarpa Ehrh.)起源研究 |
博士 |
2019年6月 |
55
|
李忠奇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评价与分析 |
农业推广硕士 |
2014年6月 |
56 |
丁金鸽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与柿单宁自然凝固相关的ALDH2基因家族克隆与表达分析 |
硕士 |
2015年6月 |
57 |
范小花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体系优化及种质创新 |
硕士 |
2015年6月 |
58 |
胡梦珏 |
2012年9月 |
张青林 |
柿嫁接亲和性早期鉴定及其砧木筛选 |
硕士 |
2015年6月 |
59 |
黄燕梅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柿原花青素前体跨膜及转运相关基因MATE、GST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硕士 |
2015年6月 |
60
|
刘佳 |
2012年9月 |
张青林 |
部分完全雄性种质作为柿专用授粉种质的评价研究 |
硕士 |
2015年6月 |
61
|
樊睿怡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含柿单宁金属吸附剂对电子废弃物中Au(III)、Pd(II)和Pb(II)的吸附效应研究 |
博士 |
2017年12月 |
62
|
陈文兴
|
2012年9月
|
罗正荣
|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的中国甜柿自然脱涩基因筛选及DkMYB14功能解析 |
博士
|
2019年6月
|
63
|
陈莉 |
2013年9月 |
张青林 |
柿广亲和砧木筛选及其生殖特性探究 |
硕士 |
2016年6月 |
64 |
何欢 |
2013年9月 |
张青林 |
甜柿专用授粉种质的筛选及其F1代鉴定 |
硕士 |
2016年6月 |
65 |
黄金盟 |
2013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遗传改良技术优化及新种质鉴定研究 |
硕士 |
2016年6月 |
66 |
李慧 |
2013年9月 |
罗正荣 |
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DkPDC2启动子文库筛选 |
硕士 |
2016年6月 |
67 |
熊雅楼 |
2013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鄂柿1号’自然和40 ℃温水脱涩前后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硕士 |
2016年6月 |
68 |
易庆平 |
2013年9月 |
罗正荣 |
柿单宁新型生物吸附剂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博士 |
2016年6月 |
69 |
耿浩 |
2013年9月 |
罗正荣 |
‘阳丰’甜柿的电子商务实践与思考 |
农业推广硕士 |
2017年6月 |
70 |
杨思潮 |
2014年9月 |
罗正荣 |
DkMATE1和MicroRNA858参与柿果实原花青素代谢研究 |
博士 |
2020年6月 |
71
|
张平贤 |
2014年9月 |
罗正荣 |
部分柿属植物花性调查及其性别连锁标记的应用 |
硕士 |
2016年12月 |
72
|
刘一凤 |
2014年9月 |
张青林 |
完全甜柿砧木小果甜柿繁殖技术研究 |
硕士 |
2017年6月 |
73
|
张娜 |
2014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新种质创制及其经济性状评价初探 |
硕士 |
2017年6月 |
74 |
徐君驰 |
2014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相关基因ALDH2的功能分析 |
博士 |
2018年6月 |
75 |
郑洁 |
2015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新种质创制及嫩枝高接技术优化 |
农业推广硕士 |
2017年6月 |
76 |
李晓雪 |
2015年9月 |
罗正荣 |
应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柿DkPDC2互作转录因子的研究 |
硕士 |
2018年6月 |
77 |
杨璐瑶 |
2015年9月 |
罗正荣 |
柿原花青素前体跨膜转运相关基因DkGST1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
硕士 |
2018年6月 |
78 |
王治霖 |
2016年9月 |
罗正荣 |
DkmiR397在中国甜柿原花色素前体聚合中的功能研究 |
农业硕士 |
2018年6月 |
79
|
洪星星
|
2016年9月
|
罗正荣
|
柿单宁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硕士
|
2019年6月
|
80
|
刘翠
|
2016年9月
|
张青林
|
甜柿新种质创制及高效筛选体系优化 |
硕士
|
2019年6月 |
81
|
闵慧玉 |
2016年9月
|
罗正荣
|
柿单宁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u(III)和Pd(II)的吸附效应 |
硕士
|
2019年6月 |
82
|
杨玉双
|
2017年9月
|
罗正荣
|
中国甜柿新种质创制及圃地评价研究 |
农业硕士
|
2019年6月 |
83 |
李金旺 |
2017年9月 |
罗正荣 |
DkMYB15在中国甜柿原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
硕士 |
2020年8月 |
84 |
刘念念 |
2017年9月 |
罗正荣 |
CRISPR/Cas9技术的建立及其在君迁子上的初步应用 |
硕士 |
2020年6月 |
85 |
王守栋 |
2017年9月 |
张青林 |
柿原花青素前体转运相关基因DkAHA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硕士 |
2020年6月 |
86 |
胡帮燕 |
2018年9月 |
罗正荣 |
EPSPS在核桃多酚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
农业硕士 |
2020年6月 |
87 |
詹术森 |
2018年9月 |
罗正荣 |
甜柿新种质创制及部分优株圃地评价 |
农业硕士 |
2020年6月 |